一家承载清华“基因”的国资系公募基金公司迎来重要人事变动。8月29日晚间,诺德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潘福祥因到龄正式退休。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潘福祥以“进入证券业最早的投资学老师”、“教授投资学时间最长的证券从业者”等为市场所熟知。他自1991年起便在清华的三尺讲台培育金融人才,2004年参与组建诺德基金,将学术智慧转化为投资实践。作为诺德基金的创始元老,潘福祥从2006年开始历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并于2015年担任董事长,为公司连续效力超过19年。
诺德基金在公告中对潘福祥任职期间为公司长期稳健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据悉,在其任期内,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实现显著跃升,从2015年末至2025年7月末,资产管理总规模增长近9倍。
公告显示,潘福祥卸任后,同样有清华“基因”的郑成武将成为诺德基金新任董事长。
“大智慧”的讨论仍在今天回响
事实上,为了更好地将教学联系实践,潘福祥也成为中国证券市场最早一批“炒股者”中的一员,亲历了市场刚起步时的草莽岁月。
1994年,股市曾一度陷入低迷,经济学家吴敬琏发表了一篇题为《何处寻求大智慧》的文章,提出证券市场应摒弃追涨杀跌的“小聪明”,转而立足经济发展格局中寻求“大智慧”。但在当时的市场情况下,理性声音并不受关注,潘福祥也曾感叹:“这时候谁会关心这么严肃的话题?”
偶然一次机会,潘福祥陪同上海电视台记者到吴敬琏家中采访,话题再次提到了“大智慧”。在交谈中,潘福祥萌生一个念头:为何不发起一次公开的大讨论?以“寻求证券市场大智慧”为题,在上证报上征文,集思广益,推动市场反思与自省。
他为本次专题讨论开篇撰写主持人絮语,并引用了曾国藩写给弟弟的对联“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点题,呼唤市场参与者回归理性。他自己更是“披挂上阵”,连续数期承担上证报相关版面文章的撰写任务。
字字如兵,文文如战。彼时,《关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基点的思考》《关于股票市场若干理论功能的反思》《我国证券市场持续震荡特征的成因分析》等稿件陆续刊出,掷地有声。
那段时间,他几乎每隔两天便到上证报与记者编辑们碰头,与上证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随后,越来越多学界、金融界人士加入。1995年8月,这场思想大讨论迎来高潮,“寻求证券市场大智慧”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银河宾馆召开,群贤毕至,吴敬琏、萧灼基、杨培新、曹凤歧、李扬、樊纲、钟朋荣、高西庆、王国刚、龚浩成、陈彪如、宋承先等多位重量级嘉宾济济一堂。
多年后,潘福祥回顾这场思想盛会,正如其所说:“在股市发展初期,讨论粗疏和稚嫩之处比比皆是,但‘雏凤清于老凤声’,在如今理性投资逐步成为主流共识的背景下,寻求大智慧无疑是那个年代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思想解放,一次有价值的启蒙。”
“更何况,亲历这样一个难得的历史事件,让我和上证报结下的友情令我终身难忘,弥足珍贵。”
郑成武接任诺德基金董事长
潘福祥的“接棒者”郑成武同样拥有清华“基因”。
公开资料显示,郑成武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现任天府清源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1995年8月至1999年5月,他任职于北京清华大学企业集团,历任项目经理、办公室副主任、董事会秘书;1999年6月至2005年12月任职于北京清华通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担任党总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2005年12月至2008年3月任职于江西诚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2008年4月至2017年1月任职于诚志股份有限公司,历任总裁助理、专务副总裁、副总裁、董事、总裁;2017年4月至2025年1月任职于清华控股有限公司(2022年7月更名为天府清源控股有限公司),担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诺德基金成立于2006年,股东为天府清源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天朗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分别在北京、深圳、济南、成都设有分支机构。作为一家公募基金公司,虽然历经了从早期中外合资、高校控股到当前地方国资主导的股东结构变迁,但诺德基金在长期发展中确立了“以稳健投资为根基,以价值发现为导向,以长期主义为指引”的核心发展理念。该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坚守资产管理行业初心,践行公募基金的责任与使命,致力于为广大持有人提供丰富、多元化的产品选择,力争创造可持续的投资回报。目前,该公司在管公募产品共44只,涵盖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基金、FOF基金等多个类型。
对于未来的发展,诺德基金表示,作为四川省属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诺德基金将始终坚持规范、稳健、审慎的经营准则,恪守“一诺千金,厚德载物”的企业文化,通过持续打造相对稳健且优异的投资业绩,力争为投资者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财富管理服务。在践行企业使命的过程中,诺德基金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持续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并不断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