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加大分红频次与分红力度,构建“中期+年度”双分红体系,这是监管层对上市公司的分红新要求。在此要求下,新一波分红潮提前爆发。
按照往年惯例,8月中下旬才是上市公司中期分红的高峰期。然而,截至7月31日,发布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的上市公司已经多达数十家。其中,至少9家为上市以来首次进行中期分红。
药明康德即是典型案例。日前,这家公司推出的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拟每手(最小持股单位,1手等于100股)派息35元。这也是其首次中期分红。
与此同时,大手笔分红亦在增加。在东鹏饮料日前推出的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中,每手分红规模达到250元。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是,高成长公司也可以带来高回报。典型如宁德时代,其2025年中期每手分红规模同样在百元以上。
倘若拉长时间线,细查2024年以来上市公司分红情况,一年多次分红的上市公司已经接近900家。而在2023年,这一数字仅为200家左右。
据受访人士分析,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分红意识显著增强。其背后,既与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分红的反复引导相关联,又与针对分红力度不足公司的约束性措施密切相关。此前,证监会明确,对有盈利且有盈余,但不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实施风险警示(即ST),这一措施倒逼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水平。
每手250元礼包已至,更多大红包正在赶来
监管新规下,A股“红包雨”提前降临。截至7月31日,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数十家,其中不乏大额“礼包”。
日前,东鹏饮料推出每手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共计分派现金红利13亿元的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而且,今年4月,东鹏饮料刚刚完成每手派息225元的2024年度分红计划。这意味着,持有东鹏饮料的投资者,2025年以来每手至少可获分红475元。
如果说东鹏饮料是成熟企业的代表,那么,高成长性企业分红力度如何?
答案是:同样可观。
7月30日晚间,新能源赛道企业宁德时代发布关于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的公告,拟向全体股东每手派发现金分红100.7元。宁德时代上一次进行中期分红是在2022年,此次每手分红规模接近当时的两倍,彼时每手派息65.28元。
如果从分红总额来看,宁德时代此次分红力度提升更为明显。其2025中期分红总额预计为45.73亿元,接近2022年中期分红(15.93亿元)的3倍。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中期分红方案往往伴随半年报的发布而披露,半年报法定最晚披露日为8月31日。按照往年惯例,8月中下旬方进入半年报密集披露期,彼时亦为中期分红预案的集中披露阶段。
目前,诸多昔日高分红的企业尚未披露中期分红预案。以贵州茅台为例,2024年中期每手分红规模高达2388.2元,其今年中期分红同样值得期待。
换言之,目前披露中期分红计划的上市公司仅为少数,后续将有大量上市公司新增中期分红预案,并且其中不乏大手笔分红“礼包”。
首次中期分红公司组团现身
除了大手笔分红频现,上市公司分红还呈现出另一个特点:首次中期分红的上市公司数量大增,这是“中期+年度”双分红体系日渐成熟的体现。
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发现,截至7月30日,年内至少有鼎通科技、威胜信息、药明康德、亚翔集成、美能能源、沃华医药(维权)、仙坛股份、锐明技术、三六零等9家上市公司首次披露中期分红计划。
7月28日晚间,药明康德发布关于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的公告,拟每手派息35元,分红总额约10亿元。
除了首次中期分红,药明康德还曾于年内进行特别分红。在完成WuXi ATU业务相关股权出售等交易后,其于3月17日发布特别分红公告,每手派发特别现金红利35元,共计派发现金红利约10亿元,该分红已于2025年5月完成。
此外,在今年上半年进行的2024年度分红中,药明康德每手派息98.2元。年度分红+特别分红+中期分红,药明康德年内每手派息累计高达168.2元。
亚翔集成则是另一个典型案例,其于2016年12月30日上市,细查其分红情况,其中两个细节值得关注。
一是其分红规模自2024年以来明显加大。在2024年发布的2023年年度分红中,亚翔集成每手派发现金红利达100元,此前年份则在每手30元以内。
二是亚翔集成2025年首次进行中期分红,并且分红力度与2024年年度分红相同,均为每手派息100元。这使得亚翔集成2025年以来每手分红规模累计高达200元,分红力度约为2023年及此前年份的10倍。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上市公司主要进行年度分红。2023年年中起,证监会一再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与频次。同年12月,鼓励一年多次分红;鼓励回购注销,将回购注销视同现金分红;简化中期分红程序,允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下一年中期现金分红的条件和上限等。一条条分红引导措施随之出台。有鉴于此,2024年起,进行中期分红的上市公司数量开始显著增加。当年,共有676家上市公司发布中期分红计划,这一数据接近此前四年上市公司中期分红家数之和。2020~2023年,实施中期分红的上市公司分别为174家、186家、138家、194家。
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进行中期分红的上市公司数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A股分红“红包雨”越下越猛
如果说2025年中期分红才刚刚开始,数据可比性尚且有限,那么,对比伴随年报披露的年报分红情况或更有说服力。
2024年年报分红情况于2025年4月30日披露完毕,相较于往年,大手笔分红的上市公司数量更多,每手分红百元及以上的超过157家,其中部分公司增长显著。
典型如九号公司-WD,其2023年报披露每手分红284元,2024年大增至1131元,增幅高达298.24%。中远海控亦如此,每手分红由2023年的23元骤增至2024年的103元;海大集团由2023年的50元增至110元;纽威股份则由2023年的52元提升至114元。
从分红规模来看,2024年,近七成沪深上市公司披露年报现金分红方案,合计金额达1.66万亿元。若计入中期分红,全年分红总额达2.39万亿元,同比增长7.2%。根据Wind数据,近五年来,两市累计分红超10万亿元,分红金额连续五年超过当年再融资额。
从分红主体看,国有企业继续发挥分红主力军作用,近千家国企2024财年合计分红1.5万亿元,占全市场的62.8%。其中,六大行分红4206.8亿元、“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分红1819.7亿元、三大运营商分红1293.7亿元。
与此同时,民营上市公司也积极响应,美的集团、吉比特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均达35.00元。多家企业年内多次分红。
毫无疑问,上市公司分红力度与频次均已明显改善。若要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可以从哪些方面出发?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提议优化分红政策,要求上市公司结合自身经营状况和长期发展需求,制定长期稳定的分红政策,并加强信息披露。在分红比例和频次方面,采取差异化策略,对处于不同行业与发展阶段的上市公司,应设置差异化要求,如鼓励科创类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入自身创新与长期发展,对于处于成熟期、盈利稳定的企业鼓励提升分红额度与频率。
(作者:崔文静,张长荣 编辑:黄剑)
发表评论